告诉你1%怎么来的,1%是国内 linux 桌面占有率的最乐观估计。这就是上限,撑死了就那么多用户。不管你的成本花出去多少,一个普通桌面应用的收益占比撑死也就1%。
连哪些没读过书的土老板都懂得算算自己的产品会有多少人用,你这张口闭口大谈商业的连个市场容量都不会算? 就此打住吧,您是大老板,就不浪费您宝贵的时间了。我技术不厉害,我也做不了老板,我就是个键盘侠而已。 在 2016年6月1日 下午11:51,Junle Li <liju...@gmail.com>写道: > 再补充一点, > > > 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”,不代表情况就一定会变好。而是说,情况是不断变化的,预期和决策也应该相对应地变化。在项目开始的时候,作为一个老板,当然可以一拍脑袋/根据经验/请教别人,得出1%,10%这2个数字。但是,项目进行了一半了,就不能老是认准1%和10%,作为决策的依据了。这个时候,更多要根据项目难度/市场反映,数字上升了或者下降了呢,作为决策的依据。 > > > 假设你作为一个商业公司的老板,要开发一款给普通用户使用的“免费软件”。开发 linux 版本要多花至少 10% > 的开发维护成本,但是回报最多可能就 1% ,尝试做出最理性的选择…… > > 个人认为,最理性的选择就是,先做一个版本试试。我不知道“做一个版本试试”,属于你列举的4条中的哪一条。 > > > 所以,基本上做 linux 版本的基本就是: > > 1. 拿了国家的钱。 > > 2. 老板 / 团队boss有情怀。但是即便有情怀,linux 版本也是后娘养的,靠着少数几个人撑着。如果有项目要被裁,就最先裁它。 > > 3. 给团队找点事干。团队没什么事干了,又不能让团队闲着干等消磨斗志还白出钱。 > > 4. 老板脑子有坑。 > > 你的技术可能很厉害,但是做不做Linux版本是商业行为。商业,不是这样子玩的。 > > > > 2016-06-01 23:43 GMT+08:00 brambles <qjni...@gmail.com>: > >> 1. 说来说去你就一个例子,你告诉我这叫不叫幸存者?一开口就是苹果怎么样怎么样的,这种创业者100个里面至少死99个。 >> >> 2. 放着稳定的低风险的买卖不做,把钱赌在哪虚无缥缈并且不可验证的所谓 “眼光” >> 上,这才是买彩票吧。眼光和运气是一个东西,只有打开骰盅的哪一瞬间才知道输赢。 >> >> 3. 请百度搜索 “装机必备” ,这就叫做普通桌面应用。 >> >> 就此打住吧,别再拿哪些没营养的臆想当成论据了。 >> >> >> 在 2016年6月1日 下午11:06,Junle Li <liju...@gmail.com>写道: >> >>> 1, >>> >>> 你要说全部都是幸存者偏差,那我也没有办法。我只能告诉你,Paul Graham (黑客与画家)的作者,2001年在书里就已经描述 iPod >>> 和手机结合的未来是无限大的。 >>> >>> >>> 你当然可以认为他是瞎说的,是幸运的幸存者中的一个。你也可以认为任何一个预言未来的人都是疯子。人不可能认为自己是愚蠢的,但是确实这个世界确实有人就是有卓越的眼光(和强大的执行力)。这一点,是事实。 >>> >>> 2, >>> >>> 可能在你眼中,老板做决策跟买彩票是同一个性质的行为。 >>> >>> 3, >>> >>> 请定义“普通桌面应用”。 >>> 1. 别用所谓 ”发展的眼光“ 骗自己,你举的例子全都是幸存者偏差,你怎么不看死了多少?光看活的? >>> >>> 2. 其次,带风险的受益要算期望。我不能说我去买张彩票收益就是 250,000,000%吧。 >>> >>> 3. 我们讨论的是普通桌面应用。请不要拿微软来偏题。 >>> >>> 在 2016年6月1日 下午10:08,Junle Li <liju...@gmail.com>写道: >>> >>>> 你们竟然把这个帖翻上来。个人认为上面的点最值得吐槽的是,作为一个老板,怎么衡量这个回报只有1%? >>>> >>>> 有很多时候,一些投资(战略投资)的影响是长期并且巨大的。举些例子,iPod 时代的 iPod Touch 和 iTunes,现在我软要搞的 >>>> Linux 子系统。 >>>> >>>> 正如不知道哪个名人说的,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你说回报是1%,真的是1%吗? >>>> 2016年6月1日 15:01,"brambles" <qjni...@gmail.com>写道: >>>> >>>>> “跨平台” 又不是包治百病的大力丸,觉得跨平台解决一切问题的真是 too naive。软件工程上面哪句经典的 “没有银弹” 不是白说的。 >>>>> >>>>> 跨平台也是要成本的啊,而且跨平台所有的成本都要算在 linux 版本的头上。这还不算 linux >>>>> 下面坑爹的二进制发布体系而导致高昂的维护成本,也不考虑各个软件的各种 “历史遗留” 问题。 >>>>> >>>>> 按 10% 算都已经算是低的了。 >>>>> >>>>> -- >>>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>>>>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>>>>> 要发帖到此群组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>>>>>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>>>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 >>>>> >>>> -- >>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>>>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>>>> 要发帖到此群组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>>>>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>>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 >>>> >>> >>> -- >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>>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>>> 要发帖到此群组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>>>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>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 >>> >>> -- >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>>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>>> 要发帖到此群组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>>>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>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 >>> >> >> -- 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>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>> 要发帖到此群组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>>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 >> > > -- 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> 要发帖到此群组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>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 > --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要向此群组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 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