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 2023-10-03 20:29, Wensheng Xie wrote:
第一处确实是一个漏改。已经订正提交。 关于名字的翻译规则,我决定还是大家讨论一下比较好。
我的提案(理由随后):按照过去的惯例,原则上名字直接使用原文。这其实可以扩大到"并非家喻户晓的[1]" proper nouns,或者本来就没有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译文, 例如:
- Lisp --> Lisp - Richard Stallman --> Richard Stallman 见[2]和[3] - Symbolics --> Symbolics 见[3] - MIT --> MIT 见[1],[3] - Python --> Python - Linux --> Linux "家喻户晓"的proper nouns,如果有常用的译文: - Microsoft --> 微软 - Africa --> 非洲 - Wikipedia --> Wikipedia or 维基百科 [1] 理由: 直接使用原文可以轻减译者和审阅者的负担,无需每次查询各个人名在之前是如何翻译成中文的。[1] "家喻户晓"是一个宽松的标准,可以平衡"译者的负担"和"(从读者的立场)文章的可读性"。同时,从gnu.org庞大的文章数量,以及CTT志愿者人数和流动性的角度来看,推荐:不要求整个gnu.org都保持一致(努力就好),_只要求同一页文章内的一致_。
[2] https://www.gnu.org/gnu/byte-interview.zh-cn.html [3] https://www.gnu.org/gnu/rms-lisp.zh-cn.html
Jing Luo san: 你愿意再次审阅此文的翻译吗?我理解 Uta san 已经在审阅,通过邮件列表指出问题也是接受的。我提早发布出来,也是让更多的人看到,并有机会指正。
我可以,如果没有问题,我准备reopen the task on savannah and assign it to myself. 暂定 "should be finished on 2023-10-09" <-- 我 Oct 7 ~ 9 放假 :)我仍然有疑惑:为何`cvs log`没有反映`road-to-gnu.zh-cn.po`的版本变化呢?是不是wxie san先删除,然后commit, 再add, 最后commit?
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点(不是指责):如果cvs/git等作为 version control system 不反映版本变化的话,要他还有什么用。。 BR, -- Jing Luo About me: https://jing.rocks/about/ PGP Fingerprint: 4E09 8D19 00AA 3F72 1899 2614 09B3 316E 13A1 1EFC
signature.asc
Description: OpenPGP digital signatu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