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: [gzlug] Re: [OT]微信后台(广州):靠谱的招聘贴寻找靠谱的新人

2014-01-03 文章 Neo Ko
看到楼主写了这么多实在是忍不住回帖,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很多网站都是要经过很多次重构才变得像现在这样的。淘宝刚开始是用几千块人民币买回来的php商城,后来是IOE,然后才是现在这个样子。不过倒是最佩服楼主的个人时间管理,实在是值得学习。 --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论坛。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

Re: [gzlug] Fwd: [HZLUG] 欢迎使用阿里开源镜像

2014-01-05 文章 Neo Ko
这个不得了啊,连Pypi都有了 在 2014年1月5日 下午11:26,Haosong Huang 写道: > 此镜像做了高可用,一开始专门为了给阿里云的服务器用的。速度和稳定性都很好,大家有想添加的镜像欢迎骚扰bette...@gmail.com目前空间很足。好吧,其实我是广告党。逃) > > > 2014/1/5 Jactry Zeng > >> 奔走相告 ;) >> >> -- 已转发邮件 -- >> 发件人: Min Peng >> 日期: 2013年12月27日 下午9:52 >> 主题: [HZLUG] 欢迎使用阿里开源镜像 >> 收件人

Re: [gzlug] Fwd: [HZLUG] 欢迎使用阿里开源镜像

2014-01-05 文章 Neo Ko
哈哈,我本来还想转发给你的,在看书忘了,这个源厉害啊,rubygem,npm,pypi都有 2014-1-6 上午11:21于 "John Deng" 写道: > 居然看到NEO哥。。 > > 服务器都是在用163的源,速度不是很好,走内网应该好很多。 > > 在 2014年1月6日星期一UTC+8上午9时11分20秒,Neo Ko写道: >> >> 这个不得了啊,连Pypi都有了 >> >> >> 在 2014年1月5日 下午11:26,Haosong Huang 写道: &g

Re: [gzlug] 新一届Ubuntu App大赛开始了!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

2014-02-26 文章 Neo Ko
好高端的样子,不过nexus 7不是平板吗? 在 2014年2月27日 上午11:06,Joey Chan 写道: > 第三届 Ubuntu App 大赛今天正式开始了!大赛选手将有六周的时间,使用新的 Ubuntu SDK 和 Ubuntu > 平台构建和发布应用。原创或移植的 Apps,包括 QML 和 HTML5 Apps 都可以参赛。 > > > > 参赛类型与奖项设置 > 这次大赛将会特别有意义,因为我们有四个类型的比赛供你并赢得大奖。 > >- *QML:*使用纯 QML 或者 QML+JavaScript/C++编写的原创 App。 >- *HTML5:*

Re: [gzlug] QtEVM

2014-03-23 文章 Neo Ko
这样的技术感觉很大用处啊,比如用在分析各种运动上,网球运动员的击球分析什么的。不过貌似专利是在MIT那边?中国这边的专利注册了吗? --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论坛。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: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 https://gro

Re: [gzlug] QtEVM

2014-03-23 文章 Neo Ko
不过打算怎么推广呢?不跟该研究团队合作很容易装上专利墙啊。不过按法律来说,假如在中国没有注册专利的话,倒是在中国可以搞,不过就是不能走出国门就对了。这个算法深究下去有很多用处啊。 在 2014年3月23日 下午7:25,Joseph Pan 写道: > > 在 2014年3月23日 上午10:04,Neo Ko 写道: > >> 貌似专利是在MIT那边?中国这边的专利注册了吗? >> > > 的确已经被注册。不过这项技术依旧值得推广。 > > > > -- > > > Yours r

Re: 回覆: RE: [gzlug] 好久都沒有組織活動

2014-03-29 文章 Neo Ko
所以双休才是王道啊 2014-3-30 上午10:58于 写道: > Wow. �y道的�L末,因�橄掠耆�部都泡��了++ > > 大家出�砉ぷ髁耍�都是�氖�linux的相�P工作�幔� 不知道大家的薪酬如何? (如果我���e了,��不要��我) �x�x! > > 感�X��是�x��的�r代好,�L末可以到��去,�x�_校�@后,感�X就像部�C器,�]�]日�]夜的不停工作. > > > > 从我的 Blackberry(R) 无线手持设备发送 > > -Original Message- > From: DubianCat > Sender: gz

Re: [gzlug] [OT]关于Ubuntu 14.04的广州发布会

2014-04-21 文章 Neo Ko
Ubuntu 14.04 貌似坑还挺多的,最近装了一下,发现里面自带的Python3是3.4的版本,但居然是太监版。3.4自带的ensurepip模块根本就不能,从而又导致3.4自带的virtual environment不能用。 在 2014年4月21日 下午7:51,Bill Chen (CHEN, Zhechuan) 写道: > 等到写完论文之后,再和大家一起去抓包玩。。。 > > 我实验室的一个老师家里就是校园网,他也在烦这个问题。和他打好关系,网络中心也不会说太多问题。 > > Best Regards, > Bill Chen > > -- 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

Re: [gzlug] 硬盘里的电影存不了100年?

2014-04-21 文章 Neo Ko
1.貌似是内容密度越高,储存时间越短(好像是出自《数学之美》)。 2.代码这个东西,可能过3个月就认不得是不是自己写的了 PS:不过还真有人记得15年前写过的代码,还记得QUAKE3源码里面的快速开方InvSqrt()吗?记得在reddit上面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这事,有个人去追寻代码的原作者,终于找到了。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beyond3d.com/content/articles/8 在 2014年4月21日 下午10:16,Lei Tong 写道: > 电影保存成胶片,照片打印或洗出来,不能再多了。声音咋记录,保存在磁带里么。胶片磁带也难长久保存的吧 > On Ap

Re: Re: [gzlug] 软件自由日演讲征集,九月 20 号

2014-09-13 文章 Neo Ko
改hosts也是有时候行,有时候不行啊。一直都行的唯有ssh tunnel跟vpn 在 2014年9月13日 下午8:34,侯善峰 写道: > @Light Hamlet, > 修改 hosts,登陆 google 还是很方便的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嘛。 > > > 在 2014年9月6日 下午7:18,Zagyen Leo 写道: > > 不能错过+1。话说Microsoft Outlook以及Yahoo Mail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沟通墙内外的邮箱了。 >> >> Send from Amazon Kindle Fire >> >> --- 原始邮件 --- >> >> 发件人: "刘焕

Re: [gzlug] OT最近google 國內封鎖很嚴重

2014-09-19 文章 Neo Ko
加+1,公司去买台VPS根本不贵啊,上个2GB RAM实例的VPS最多也是$20一个月。$20我觉得支持一个小组肯定没问题啦,至少并发可以上10 在 2014年9月18日 下午6:26,黄贝 写道: > 自己架台vpn呗 > > 在 2014年9月18日 下午6:22,喻华阳 写道: > > >> 2014年9月18日 下午6:16于 "Liangjun Jiang" 写道: >> > >> > IOS上面有好的翻墙办法么 >> 曲径。一个月10GB流量,25块钱。是有点贵了,但好使。 >> >> -- 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“广州 GNU/Linux

Re: [gzlug] Re: 微软开源 .NET Core, mono开发者表示无语

2014-11-13 文章 Neo Ko
官方逼死第三方啊,微软.net 一开源我觉得不但mono,Java也是首当其冲啊。Java最大的跨平台优势将变得不那么明显。可以预见之后会出现愈来愈多的.net 企业级应用。 在 2014年11月13日 下午4:47,Jactry Zeng 写道: > > 在 2014年11月13日 下午4:46,Jactry Zeng 写道: > > > > 揣测 mono 开发者的心情是这样的,作答了好多年,一下子看到了参考答案…>.

Re: [gzlug] Re: 微软开源 .NET Core, mono开发者表示无语

2014-11-25 文章 Neo Ko
ol/latest#License.txt > [2]: https://github.com/mono/mono/blob/master/LICENSE#L32 > > 在 2014年11月13日 下午8:31,Qian Hong 写道: > > 2014-11-13 20:10 GMT+08:00 Neo Ko : > >> 官方逼死第三方啊,微软.net <http://xn--g5ty67h.net> > 一开源我觉得不但mono,Java也是首当其冲啊。Java最大的跨平台优势将变得不那么明显。可以预见之后会出现愈来愈多的.net

Re: [gzlug] ÖT 大年初七心血來潮重溫“做一名開源社區的掃地僧”

2015-02-27 文章 Neo Ko
在中国,是否转型要看机遇。我现在的老板就是说到三十岁了一定要转型,由一线转到管理。但是我觉得现在也有很多人三十岁了还在写代码。很多时候是看公司的,大公司的话可以继续沿着技术线升上去,小公司不便评价,感觉若是公司好几年都还是小公司的话(3年以内),那么我觉得就肯定要跳了。一个程序员没有多少个3年可以花在一家公司上面。 不过我也明白,到了三十岁一般大家都很多顾虑了,比如小孩,比如国内的房子。跳一跳伤筋动骨。这个时候就应该听自己的心了,到底是将转管理层做一些管理事务是你自己想的,还是写代码是自己所想的。这问题大家都终将会遇到,唯有自己能解决。 2015-02-25 23:48 GMT+08:0

Re: [gzlug] ÖT 大年初七心血來潮重溫“做一名開源社區的掃地僧”

2015-02-28 文章 Neo Ko
GPL violation不一定是在用了就会违反,比如我自用,不发布,就不算违反GPL,所以才会产生AGPL这样的新协议。 在 2015年2月28日 下午3:46,Quink 写道: > 1. 公司是靠技术赚钱的。公司认为是核心技术的东西,社区认为不是核心技术,要求公开文档和代码。 > 2. 攻击是指对产品性能的攻击,放大短处,抢夺市场。 > > 2015-02-28 13:18 GMT+08:00 brambles : > >> @Quink >> >> 一、关于模仿抄袭: >> >> 我个人根本就不觉得模仿抄袭会是问题。 >> >> 1.如果公司靠技术赚钱,核心技术是不可能会开源的,

Re: [gzlug] OT關於購買NAS成品還是DIY NAS?

2015-03-06 文章 Neo Ko
若是买群晖,QNAP之类的就是买他们的服务买他们的软件支持。只要是个人就能维护,而且还有官方的手机客户端。至于要说机器的话,我是肯定觉得HP的G7便宜牛逼,前提是你愿意折腾,至少HP的G7是定位服务器,服务器稳定性要求要比NAS高吧。而且G7是用x86的CPU虽然说是赛扬。 至于硬盘,我倒是觉得ZFS+4盘已经够了。速度跟稳定都是二选一,若是两者都选就要多付钱。稳定肯定是RAID 1比RAID 0好啊,但是两个盘只有一个盘的容量啊。 2015-03-07 2:11 GMT+08:00 '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企業內部加密網路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 < gzl

Re: [gzlug] OT關於購買NAS成品還是DIY NAS?

2015-03-07 文章 Neo Ko
就是HP proliant N45L。至于黑群晖我没弄过,不好说。硬盘的话,我是觉得,多比什么级别的都好。企业级好不好?各种说法都有,但是若是一个企业硬盘面对10个普通硬盘组成的raid 10,我肯定是觉得raid 10的磁盘阵列更加稳定可靠。多点备份才是正道,企业级也会挂,个人用的话与其花钱在买企业级硬盘上面,不如多买台机器,多弄一个数据冗余,毕竟对于个人来说,我觉得空间成本应该是这些里面最低的吧。企业是没有办法获取更廉价的空间才去买企业级硬盘。 2015-03-07 22:15 GMT+08:00 '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企業內部加密網路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

Re: 回复: [gzlug] [OT] 华为LiteOS, 10k?

2015-05-20 文章 Neo Ko
10KB级别会不会是用VxWork啊? 发送自 Outlook On Wed, May 20, 2015 at 8:09 PM -0700, "Kroderia" wrote: 我觉得是记者听不懂又无节操博眼球,砍头去尾就成这样了 原始邮件 主题:[gzlug] [OT] 华为LiteOS, 10k? 发件人:hiphen lee 收件人:gzlug@googlegroups.com 抄送: http://www.leiphone.com/news/201505/H4Lqi7GKWzwAKSMX.html http:

Re: [gzlug] 01 月 24 日小聚

2016-01-19 文章 Neo Ko
感觉用slack之类的服务更好 发送自 Outlook Mobile On Tue, Jan 19, 2016 at 7:21 PM -0800, "huanjie liu" wrote: Ha, 这个得大力感谢Shawn和Robin,推动一下然后一下子就搞起来了:)另,gzlug有没有irc channel,没有的话可以考虑弄一个,毕竟这个大家都在用,可能比微信好交流一些 在 2016年1月19日 下午7:41,FPs 写道:  赞啊,感觉gzlug又兴盛起来了! 在 2016年1月19日 下午6:32,haosdent 写道: +1 2016-01-1

Re: [gzlug] 01 月 24 日小聚

2016-01-19 文章 Neo Ko
日 上午11:22,Neo Ko 写道: 感觉用slack之类的服务更好 发送自 Outlook Mobile On Tue, Jan 19, 2016 at 7:21 PM -0800, "huanjie liu"

Re: [gzlug] 01 月 24 日小聚

2016-01-19 文章 Neo Ko
QQ客户端跟outlook都不需要翻墙 发送自 Outlook Mobile On Tue, Jan 19, 2016 at 7:30 PM -0800, "brambles" wrote: 难道你们发邮件的时候都不翻墙么? /w\ 在 2016年1月20日 上午11:28,喻华阳 写道: telegram也不错。只是要翻墙。 haosdent 于2016年1月20日周三 11:26写道: >gzlug有没有irc channel,没有的话可以考虑弄一个,毕竟这个大家都在用irc多难用,都用slack了。微信+邮件列表不是挺好的吗 #_# 2016-0

Re: [gzlug] [OT]百度不能在linux下用

2016-05-13 文章 Neo Ko
百度不能用浏览器打开了? Get Outlook for iOS On Fri, May 13, 2016 at 12:34 AM -0700, "Liang Guo" wrote: 2016-05-13 15:07 GMT+08:00 hiphen lee : > 逼着linux user 要换平台了吗? ;) > 什么不能用? -- Liang Guo http://guoliang.me/ --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

Re: [gzlug] [OT]百度不能在linux下用

2016-05-13 文章 Neo Ko
用chrome试了吗? Get Outlook for iOS On Fri, May 13, 2016 at 12:40 AM -0700, "hiphen lee" wrote: 至少我打开不了,听说是flash播放器问题 在 2016年5月13日 上午9:37,Neo Ko 写道: 百度不能用浏览器打开了? Get Outlook for iOS On Fri, May 13, 2016 at 12:34 AM -0700, "Liang Guo" wrote: 2016-0

Re: [gzlug] [OT]百度不能在linux下用

2016-05-13 文章 Neo Ko
讲道理的话,web本身就是一个平台,不存在特意维护。他们要维护的更多是Firefox, chrome, IE的兼容性。 Get Outlook for iOS On Fri, May 13, 2016 at 12:44 AM -0700, "brambles" wrote: 假设你作为一个商业公司的老板,要开发一款给普通用户使用的“免费软件”。开发 linux 版本要多花至少 10% 的开发维护成本,但是回报最多可能就 1% ,尝试做出最理性的选择…… 所以,基本上做 linux 版本的基本就是:1. 拿了国家的钱。2. 老板 / 团队boss有情怀。但是即

Re: [gzlug] [OT]百度不能在linux下用

2016-05-31 文章 Neo Ko
游戏跨平台其实还好,毕竟很多都是用游戏引擎开发。底层的东西很多时候都被封装了。至于说QT,mono,Java之类的技术,归根到底很多都是项目立项的时候就没有跨平台的需求,因此项目能在其他平台上运行那是幸运,不能运行是正常。用Linux大多数都是程序员,不支持很正常。 Get Outlook for iOS On Tue, May 31, 2016 at 9:48 PM -0700, "Zhenbo Li" wrote: 一个问题是,支持Linux的代价真的有10%吗? 如果一个项目,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就用 QT, MONO 这些跨平台的技术,那额外支持 Lin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