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很苦逼的。什么都是老板为主,feature为先。其实很多自己想做的东西,想学的东西,自己的眼界,都会受限于项目。
On Mar 30, 2014 12:33 PM, "DubianCat" wrote:
> 表示还是在校学生,虽然xmanofthefuture先生羡慕读书时代,但我也要说,我非常羡慕出来工作的人。
>
> 经济不独立则人格不独立,我要买什么东西都要看爸妈的脸色,就连一部NOKIA X我妈都不让买。
>
> 真是应了钱钟书的话"里面的人想出去,外面的人想进来"。
>
> > 2014-3-30 上午10:
看到大家回复,我此等异教徒也来凑凑热闹。
个人而言,还是比较喜欢参加技术会议,参加一些party的。这个世界上的技术太多,自己去学,去了解,需要花很长的时间。况且,很多技术,压根就没听过,听过没用过,用过但没这样子用过[1]。
个人认为,参加会议/party的目的,就是开阔自己的眼界,多了解一些事情。如果听完一个会议,发出了“原来还可以这样子”,“wtf”之类的感叹,我觉得此行就没有什么遗憾了。
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会议,刘滔他们介绍函数式编程和LISP。那个时候,我完全不能接受这样子的编程方式和思维方式。直到最近,我才理解其中的一些奥妙。
多参加会议,多增加眼界,能看到多远,才
看来我毕业得早啊!Joseph师兄,你拉她进这个group了吗?或许她人已在这里?
On May 20, 2014 9:27 AM, "Joseph Pan" wrote:
>
> 在 2014年5月18日 下午2:59,Zhenbo Li 写道:
>
>> 华师大?是在读还是毕业了?
>
>
> 本科大一 or 大二的师妹。
>
> 上次给他们开讲座时,我还邀请过她跟我一起合唱了《GDB之歌》。
>
> --
>
>
>
> Yours respectfully,
>
> 潘伟洲(Weizhou Pan)
>
> hahack.com
>
> --
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
我个人不太建议“学习”Linux,除非你是之后要做SA。
你就“用”Linux就好了,你会发现它和Windows的不一样,然后“知道”怎么解决这个不一样,“了解”为什么要这样子不一样。
我个人比较推荐“学习”Web技术(HTML+JS+CSS),原因是这个技术“真的”跨平台,入门简单,Hack简单(一下F12就开始hack,F5就看到效果)。
个人最近在学习 atom 的code (CoffeeScript)。感觉比看 C/C++ 的code好多了。
On May 28, 2014 9:56 AM, "yi lu" wrote:
> 我的是做司机
>
>
> 2014-05-28
我不是应聘的,我只是来回一句:
懂搜查英文官方资料,用过GIT,知道GITHUB和邮件列表,还能动手写设计文档,规范化代码,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人才,无论哪个方面,永远都不多。
From 工作经验。
On Jul 4, 2014 11:28 AM, "x aus" wrote:
>
> 这一段招聘的经验说明,能找到懂翻墙搜谷歌查英文资料,用过GIT,知道GITHUB和邮件列表居然还能动手写规范化代码的LINUX人才不多啊。即便是在嵌入式人才汇聚的深圳。LINUX培训机构不少,可学生多为新手,是否应该开个开源LINUX中级班或者高级班?
>
>
> 我们的嵌入式LINUX研发团队继续在
shadowsocks 尝试过吗?
On Sep 18, 2014 12:42 PM, "'Dávidé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" <
gzlug@googlegroups.com> wrote:
> 各位:
>
> 最近google被封鎖得很厲害,mac os上的翻牆工具全部都失效了。
>
> 因為公司全部都是用google來聯繫,分享數據,導致很不方便。折騰了2天,一個晚上,終於在mac上使用了Lantern (
> www.lantern.org)的一個免費工具,不知道這裡有那位在使用?
>
> 打開facebook,youtube,還算可
微软狗出来吼两声:
Satya上去之后,内部动作确实很多。
公司内部使用开源项目的流程也简化了。(非GPL类的都好说)
然后非技术上的政策也有很多变化。
On Nov 13, 2014 12:59 AM, "Qian Hong" wrote:
> 微软刚刚宣布以MIT协议开源 .NET Core, 代码托管在github上:
> https://github.com/Microsoft/dotnet
>
> 微软官方博客同步发布了这一则消息:
>
> http://blogs.msdn.com/b/dotnet/archive/2014/11/12/net-core-is-open
等有另外的操作系统(在市场份额上)打败Windows的时候。
PS.,个人觉得,在Windows开源不开源的这个事情上,Satya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,要搞定一群VP,CVP的阻力(饭碗问题)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PS2.,还是那句话,开源在公司层面看来,只是一个商业策略而已。当然,对于个人和小公司而言,开源还是有很多好处的。:)
On Nov 13, 2014 1:18 AM, "Qian Hong" wrote:
> 2014-11-13 1:13 GMT+08:00 Junle Li :
> > 微软狗出来吼两声:
>
> G
我看一些ASP.NET vNext的资料,ASP.NET得老大在5月份就有讲到,要让ASP.NET在Linux和MacOS上面跑。
他还提到,要和Mono合作。(不知道最后有没有。)
.Net开源,估计是其中的一步吧。
http://www.hanselman.com/blog/IntroducingASPNETVNext.aspx
On Nov 26, 2014 1:46 PM, "haosdent" wrote:
> 正常是可以的。带上Apache的头应该就好了。
>
> 2014-11-26 12:32 GMT+08:00 Zhenbo Li :
>
>> 看了一下,微软用的
我这里看到的是,你的用户名就叫做“ 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私有網路 ”。
On Dec 30, 2014 6:05 PM, "'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企業內部加密網路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" <
gzlug@googlegroups.com> wrote:
> 這嗰只是我把郵箱添加到手機的工作區、手機接入了BES(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) 、系統自動添加該信息。
>
> 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私有網路
> *From: *Guests
> *Sent: *Tuesday, 30 December, 201
明天回广州过年咯。一年多没去GZLUG露脸了,估计很多新面孔吧。
2015-02-10 23:18 GMT+08:00 '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企業內部加密網路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 <
gzlug@googlegroups.com>:
> 原来去了捷克、应该不错、生活节奏慢、多享受私人时间。
>
> 对、多搞几个妹子来gzlug的聚会捧捧场。
>
> 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私有網路
> *发件人: *yinhm
> *已发送: *2015年2月10日星期二23:05
> *收件人: *gzlug@googlegroups.com
> *答复:
;>
>> 感慨1. happy wife, happy life. 搞妹子的日子早已向我挥别了,泪。
>>
>> @junle li, 今年不了,明年吧 :)
>>
>>
>>
>
>
> --
> Hiphen
>
> --
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
@hiphen 冒昧问一句,打算回来吗?
2015-02-10 23:57 GMT+08:00 hiphen lee :
>
> 在 2015年2月10日 下午4:50,'您收到的郵件來自加拿大黑莓全球企業內部加密網路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 <
> gzlug@googlegroups.com>写道:
>
>> 說得對、應該下一次的聚會、請hiphen lee來分享下捷克之旅。
>
>
> 屌丝奋斗史? :D
>
> 感慨2. 出国要趁早。 30+ 朋友圈都固定了,融入不易。
>
>
> --
> Hiphen
>
> --
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
# 我的故事
大概在3年前,一说到开源,我首先想到肯定是Linux,一说到Linux,那肯定就是开源。了解更多,会想到C/C++,GCC,Make,GDB,VIM,GTK……这基本是Linux下面开发的标准配置。
然后,我看过一些教程之后,我就傻眼了。这每一样东西都太高大上了,哪是我此弱菜能够驾驭?结果就是,我一样都没有学会。
再到后来,Web,特别是Mobile
Web兴起了。我等弱菜又跟风学习HTML,JavaScript和CSS。然后发现,这批东西比上面那批东西,简单多了,下载个Notepad++就可以开发,Firefox/Chrome就可以debug。更加过份的是,网页的拉风程
2015-02-27 10:09 GMT+08:00 brambles :
> 没有太多必要折腾在工具上嘛,无论用何种方式,只要有所产出,有所收获就已经足够了呀 /w\。
>
> 相比起给学生党推广 Linux,我个人觉得给他们普及开源,并且让他们参与进来可能更有价值。Linux 会留给更为细分的领域就好了~
>
>
同意。其实很多学习根本不知道GPL和MIT的区别,更别说其他开源协议了。我之前一直希望有人跟我普及一下,为什么那么多开源协议,大致都差不多,是什么根本原因导致它们的分裂。
> 在 2015年2月27日 上午9:43,Zhenbo Li 写道:
>
> 在 2015年2月2
2015-02-27 12:43 GMT+08:00 karazu kuro :
> Linux本来就很小众,开源感觉更小众了⊙﹏⊙
>
开源怎么小众了?现在随便找一个项目,无论公司项目,个人项目,如果说里面100%没有开源的code,我觉得都没人相信。
> On Feb 26, 2015 9:10 PM, "brambles" wrote:
> >
> > 没有太多必要折腾在工具上嘛,无论用何种方式,只要有所产出,有所收获就已经足够了呀 /w\。
> >
> > 相比起给学生党推广 Linux,我个人觉得给他们普及开源,并且让他们参与进来可能更有价值。Linux 会留给更为细分的领
觉得第二篇扯蛋,没有实验,没法实验的吹,还不如回去修多两个bug。
2015-02-28 11:02 GMT+08:00 brambles :
> 不太相信人工智能…因为这已经步入神明的领域了。
>
> 在 2015年2月28日 上午9:40,Quink 写道:
>
> 盼望着,盼望着,64位arm来了,个人小集群的脚步近了。
>>
>> 2015-02-28 9:33 GMT+08:00 haosdent :
>>
>>> 现在人工智能还没牛逼到这种程度想太多了
>>> On Feb 28, 2015 8:31 AM, "罗光盛" wrote:
>>>
第二篇看过,
0 GMT+08:00 haosdent :
>>>
>>>> >Linux本来就很小众
>>>> Linux不小众,从服务器到手机,再到设备和穿戴的东西。
>>>> >开源感觉更小众了
>>>> 开源也不小众,不论是大公司支持的开源项目,还是个人开发的开源项目。
>>>>
>>>> 2015-02-27 13:40 GMT+08:00 Junle Li :
>>>>
>>>>
类库之类的,或者开源一个我自用的 host 管理工具…你拿什么来攻击我嘛…又不是拿正在跑的代码拿来开源。
>>>
>>>
>>> 2.知道你在用什么这个风险真的不大……如果用主流的东西,那么不用你告诉别人,别人就已经试出来了。如果用非主流的,没几个漏洞会爆出来的,也不好攻击。要是人家真雇了大神,那这真的就是命了……跟你开不开源没任何关系。
>>>
>>> 3.如果开源代码的时候不小心带着配置文件就出来了……那当我上面两条没说……
>>>
>>>
>>>
>>&
@唯物主义者,看看这个:
http://bbs.sjtu.edu.cn/bbsanc,path,%2Fgroups%2FGROUP_4%2Fphysics%2Fmain%2FD8F34EE4B%2FM.1133764421.A.html
On Feb 28, 2015 10:54 PM, "gosaigut" wrote:
> “没看说个毛?”
>
> 1. 我觉得明明很简单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说那么多,而且一堆无关的东西。有些事立足于的基础都错了就没必要再推理讨论试图证明什么了
>
> 2. 里面有很多无聊的讨论,比如“我是谁?” 你就是你。把小明完美复制出一个,两个都是小明,只是从复制出
我只是推荐一篇文章而已。
2015-03-01 5:09 GMT+08:00 gosaigut :
> 你想表达什么?是在反驳我?看清我说的什么。我很清楚的解释自己想法,你这就莫名其妙了
>
>
> 来自 魅族 MX4
>
> 原始邮件 --------
> 发件人:Junle Li
> 时间:周日 3月1日 01:24
> 收件人:GZLUG
> 主题:Re: [gzlug] [OT] 知呼两篇10k赞 文
>
> >@唯物主义者,看看这个:
> >
> http:/
On Mar 18, 2015 4:44 PM, "hiphen lee" wrote:
>
>
> 2015-03-18 9:26 GMT+01:00 haosdent :
>>
>> 广州都是学生党,毕业了就滚蛋了LoL
>
>
> 谁不是从学生开始的。毕业也可以一直吹。
> 再说广州有另外一个技术社区,珠三角技术沙龙,想更深入讨论各种编码技术可以到隔壁用户组啊。
顺路求了group id,我去瞧瞧。
>
>
> --
> Hiphen
>
> --
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
fix 上一个命令
其实我觉得没什么用……
1. 我看得懂错误信息
2. 我觉得自己比它聪明 :)
2015-05-12 15:20 GMT+08:00 scmarxx :
> 是干嘛用的?没看明白。如果单纯执行上一个命令,用向上键不就完了。
>
> ---原始邮件---
> *发件人:* "'David' via 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 "
> *发送时间:* 2015年05月12日 15:16:16
> *收件人:* "Jactry Zeng";
> *主题:* Re: [gzlug] 服务器利器 thefuck
>
> 前面加個What. -_-|||
>
> Sent
开源社区分家是常事,难道见到一回又合并回去的。 :)
没人讨论这个吗?
--
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要向此群组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访问此群组: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
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 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
我看新闻说,node并不是Joyent的核心资产,我觉得这个因素挺大的。不过我一直没搞懂,Joyent这个公司是卖啥赚钱的?
2015-05-20 21:51 GMT+08:00 Zhenbo Li :
> 在 2015年5月19日 下午12:24,Jactry Zeng 写道:
> > 确实合的少见些 相逢一笑泯恩仇
> >
> >
> http://www.infoworld.com/article/2855057/application-development/why-iojs-decided-to-fork-nodejs.html
>
>
> 当年分手的时候就没把话说绝
>
>
可以搞搞Online的,哈哈哈。
2015-10-20 14:56 GMT+08:00 jzhone Kim :
> 非广州的表示晚上聚会真的无能为力啊
>
>
>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,brambles 写道:
>
>> 只要想面基,大家就出来吧 /w\
>>
>> 在 2015年10月20日 上午10:19,Bash Horatio 写道:
>>
>>> 以后也希望能搞成定期聚会的形式,因为错过这次聚会的朋友们蛮伤心的……😢
>>>
>>> 2015-10-16 10:26 GMT+08:00 Robin Lee :
>>>
Hi, 各位
我算
看到第一个活动…… 可惜不在广州。 T_T
> 因为本次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参观超算中心,所以参加需要报名,详细情况和报名请参照:
> http://www.huodongxing.com/event/3252097050800
2015-11-16 11:31 GMT+08:00 FPs :
> good idea,等我迁移完所有posts之后,transfer到gzlug。
>
> 在 2015年11月16日 上午12:32,haosdent 写道:
>
>> 放到 https://github.com/gzlug 下面好一点。
>>
>> 2015-11-16 0:30 GMT+08
好像是去年的活动了。。。
2015-11-16 16:13 GMT+08:00 Junle Li :
> 看到第一个活动…… 可惜不在广州。 T_T
>
> > 因为本次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参观超算中心,所以参加需要报名,详细情况和报名请参照:
> > http://www.huodongxing.com/event/3252097050800
>
> 2015-11-16 11:31 GMT+08:00 FPs :
>
>> good idea,等我迁移完所有posts之后,transfer到gzlug。
>&g
可以讲讲Bitcoin的数据结构,consensus和挖矿。不过我不在广州啦。😂
2016年5月15日 14:12,"Jactry Zeng" 写道:
>
> 赞!
> >
> > 不好意思,主题忘了加[gzlug]前缀,30s的撤销时间有点短……
>
> 会自动加的了~
>
> --
> Regards,
> Jactry Zeng
>
> --
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>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> 要发帖到此
2016-05-23 20:42 GMT+08:00 LastAvengers :
> 请师兄讲讲 233 lisp 吧!
有幸当年听过Liutos和另外一个同学讲的LISP和FP。按照现在写FP和用FP的数量,那个时候真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啊!
--
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要向此群组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
2016-05-24 20:28 GMT+08:00 FTS :
> 另外一个同学是我? XD
Sorry, 我不是记得很清楚了。应该是吧,谢谢! :D
--
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要向此群组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访问此群组: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
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 http
你们竟然把这个帖翻上来。个人认为上面的点最值得吐槽的是,作为一个老板,怎么衡量这个回报只有1%?
有很多时候,一些投资(战略投资)的影响是长期并且巨大的。举些例子,iPod 时代的 iPod Touch 和 iTunes,现在我软要搞的 Linux
子系统。
正如不知道哪个名人说的,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你说回报是1%,真的是1%吗?
2016年6月1日 15:01,"brambles" 写道:
> “跨平台” 又不是包治百病的大力丸,觉得跨平台解决一切问题的真是 too naive。软件工程上面哪句经典的 “没有银弹” 不是白说的。
>
> 跨平台也是要成本的啊,而且跨平台所有的成本
的受益要算期望。我不能说我去买张彩票收益就是 250,000,000%吧。
3. 我们讨论的是普通桌面应用。请不要拿微软来偏题。
在 2016年6月1日 下午10:08,Junle Li 写道:
> 你们竟然把这个帖翻上来。个人认为上面的点最值得吐槽的是,作为一个老板,怎么衡量这个回报只有1%?
>
> 有很多时候,一些投资(战略投资)的影响是长期并且巨大的。举些例子,iPod 时代的 iPod Touch 和 iTunes,现在我软要搞的
> Linux 子系统。
>
> 正如不知道哪个名人说的,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你说回报是1%,真的是1%吗?
t; 1. 说来说去你就一个例子,你告诉我这叫不叫幸存者?一开口就是苹果怎么样怎么样的,这种创业者100个里面至少死99个。
>
> 2. 放着稳定的低风险的买卖不做,把钱赌在哪虚无缥缈并且不可验证的所谓 “眼光”
> 上,这才是买彩票吧。眼光和运气是一个东西,只有打开骰盅的哪一瞬间才知道输赢。
>
> 3. 请百度搜索 “装机必备” ,这就叫做普通桌面应用。
>
> 就此打住吧,别再拿哪些没营养的臆想当成论据了。
>
>
> 在 2016年6月1日 下午11:06,Junle Li 写道:
>
>> 1,
>
年6月2日 上午3:16,Jactry Zeng 写道:
>>
>>
>> 在 2016年6月1日 下午10:08,Junle Li 写道:
>> >
>> > 你们竟然把这个帖翻上来。个人认为上面的点最值得吐槽的是,作为一个老板,怎么衡量这个回报只有1%?
>> >
>> > 有很多时候,一些投资(战略投资)的影响是长期并且巨大的。举些例子,iPod 时代的 iPod Touch 和 iTunes,现在我软要搞的
Linux 子系统。
>> >
>> &g
> 此外,Canonical 还出售 Ubuntu 控制系统 Landscape 帮助企业管理 Ubuntu 系列产品,不过 Landscape
不是开源软件。
看到这句话,我惊呆了。说好的信仰呢?不能打脸啊!
(我是不是又跑题了?)
童鞋们可以看看
tech2ipo.com/61106
Sent from my BlackBerry 10 smartphone.
--
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群组。
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
36 matches
Mail list lo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