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到了《三体》里面的描述:
当人类要撰写自己的历史的时候,发现所有的现代技术都不够持久
于是派了一批人到冥王星上刻碑


在 2014年4月21日 下午10:29,Neo Ko <neo.black...@gmail.com>写道:

> 1.貌似是内容密度越高,储存时间越短(好像是出自《数学之美》)。
> 2.代码这个东西,可能过3个月就认不得是不是自己写的了
>
>
> PS:不过还真有人记得15年前写过的代码,还记得QUAKE3源码里面的快速开方InvSqrt()吗?记得在reddit上面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这事,有个人去追寻代码的原作者,终于找到了。
>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beyond3d.com/content/articles/8
>
>
> 在 2014年4月21日 下午10:16,Lei Tong <gosai...@gmail.com>写道:
>
> 电影保存成胶片,照片打印或洗出来,不能再多了。声音咋记录,保存在磁带里么。胶片磁带也难长久保存的吧
>> On Apr 21, 2014 10:06 PM, "Dubiancat" <dubian...@hotmail.com> wrote:
>>
>>>
>>> 一般人想象电影以数字格式存在硬盘里,比胶片保存恒温恒湿的苛刻要求简单多了。但是储存在硬盘里的数据,目前反而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能证明它能完好保存超过一百年。
>>>
>>>
>>> “就好像图书,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电子书格式,有PDF文件,有知网文件,但是国家图书馆一定要收一个纸版。”沙丹说,“唐朝宋朝的纸本今天还能存下来,PDF文件50年后能打开吗?不一定。”
>>>
>>>
>>> 数字影像技术和存储技术频繁升级换代,消费者很开心,但对电影档案工作而言,这制造了始料未及的保存成本——海量影像以当下的主流格式存储,一旦文件格式随技术更新,转码又将是巨量的工作。
>>>
>>>
>>> 美国影星基努·里维斯因为关注数字影像技术带来的问题,拍摄了纪录片《阴阳之间》。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说:“要知道你存在手机、电脑还有云里的那些照片,三五十年后你想给你孩子看看……祝你走运吧。”
>>>
>>> 摘自南方周末
>>> From Amazon® Kindle™
>>>
>>> --
>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论坛。
>>>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>>>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>>>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: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
>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 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
>>>
>>  --
>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论坛。
>>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>> 要发帖到此论坛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>> 通过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访问此论坛。
>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
>>
>
>  --
>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论坛。
>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> 要发帖到此论坛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> 通过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访问此论坛。
> 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
>



-- 
Have a nice day!
Zhenbo Li

-- 
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“广州 GNU/Linux 用户组”论坛。
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,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zlug+unsubscr...@googlegroups.com。
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zlug@googlegroups.com。
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: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zlug。
要查看更多选项,请访问 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optout。

回复